![]() |
Amily |
![]() |
Emily |
![]() |
Lily |
武汉科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-
在线咨询
-
官方邮箱
-
微信下单
-
回到顶部
代谢组学
科研服务
抗体/蛋白
地 址: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666号,武汉
国家生物产业基地B、C、D区研发楼C1栋
产品销售:15926423062
技术服务:18971263062
E - mail :info@chemstan.com
邮 编:430075
化合物单体
科斯坦生物(Chemstan)所有产品和服务仅用于科学研究,不为任何个人或者非科研性质的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。
Copyright @ 武汉科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武汉鄂ICP备19006850号-1
阿尔茨海默症:科研级靶向TAU和APP药物对照抗体,助力科研
全世界现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4000万,确诊人数还在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增加。它被称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,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确、发病原因复杂、病程长且发病隐秘等导致针对性的药物研发难度极高,因而成为新药研发领域著名的“死亡之谷”。
截止目前在众多阿尔茨海默致病假说中,以淀粉样蛋白(amyloid β-protein,Aβ)级联假说和微管相关蛋白(tau蛋白)假说最为主流。Aβ假说被解释为β-淀粉样蛋白(β-amyloid,Aβ)异常导致患者蛋白成分中细胞膜的暴露,从而使细胞死亡以及神经纤维缠结(neurofibrillary tangles,NTFs)。大脑内Aβ1-40是Aβ里含量最高的,远多于Aβ1-42,但是Aβ1-42的毒性高于比Aβ1-40,主要因为Aβ1-42更容易形成纤维和寡聚体而聚集。所以目前Aβ假说认为具有强毒性的Aβ1–42寡聚体是导致AD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,因此Aβ1-42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。
另一个主流致病假说主要是针对Tau蛋白,正常情况下条状单体Tau蛋白通常结合在微管上,形成稳定的微管结构。由于磷酸酶的作用导致Tau蛋白过磷酸化,进而从微管上脱落,聚集形成了NTFs。这一过程破坏了神经元微管结构,阻碍了轴突运转,损害突触功能,最终促进退行性病变产生。现有研究证明A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成正相关。防止Tau蛋白过度磷酸化,或者研究开发针对Tau蛋白作为治疗靶点的候选治疗药物成为重要研究方向。
公司科研人员推出系列科研级靶向TAU和APP药物对照抗体,助力科研:
Product Catalog |
Name |
Target |
CSD00838 |
Gosuranezumab |
Tau |
CSD00412 |
Tilavonemab |
Tau |
CSD00658 |
Zagotenemab |
Tau |
CSD00609 |
Semorinemab |
Tau |
CSD00160 |
Bapineuzumab |
APP |
CSD00197 |
Solanezumab |
APP |
CSD00252 |
Ponezumab |
APP |
CSD00260 |
Crenezumab |
APP |
CSD00332 |
Aducanumab |
APP |
CSD00135 |
Gantenerumab |
APP |
CSD00587 |
Donanemab |
APP |